- Feb 26 Wed 2020 09:58
202002 伊豆賞櫻防疫行D2(02/16): 下田
- Feb 25 Tue 2020 11:24
202002 伊豆賞櫻防疫行D1(02/15): 河津
- Feb 24 Mon 2020 18:19
20200129 初日咖啡(高雄)
2020農曆新年,難得有了長假。除夕到初三例行的祭祖、聚餐、拜會親戚後,竟還多出兩天假期。雖說是高雄人,但其實對於自家環境以外的地方知之甚少,趁此機會在高雄市區走走,順道探訪一下近幾年人氣很旺的美術館-凹子底農十六一帶。
先搭火車到美術館站,體驗了一下地下化捷運化的台鐵後,再沿著美術館外圍,邊欣賞各式作品,邊慢慢散步到凹仔底森林公園,已是中午。原先就是臨時起意走走,沒有特別計畫要吃什麼,打開google map隨意看了一下附近,很快就選定了位於公園邊上的初日咖啡。
- Jan 20 Mon 2020 18:04
2020113 Heritage Bakery & Cafe(二訪)
Heritage Bakery & Cafe是台北車站附近相當有名的店,網路上的介紹也多到不可勝數。因為開得早(10:30)而且地點方便,假日時還沒開門前就有大批訪客在門口等待。
在北車眾多咖啡店當中,Heritage算是在甜點部分下足功夫的,不僅自製而且品項多,從店名"Bakery & Cafe"也可看出來店家對自家甜點的自信。冰櫃中常規都會有大約十種蛋糕,還有不少常溫點心,也有我最愛的肉桂捲。每次都會讓人陷入選擇困難。
- Jan 17 Fri 2020 23:53
2019/12/22 八寸鮨
前陣子接連吃了幾家台北的高價日料,終於有機會來吃吃看南部的店家了。搬來南部後,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煮飯,所以美食名單成長的速度相當緩慢,請大家多擔待XD
南部的omakase雖然沒有像台北雨後春筍般那麼誇張,但也是穩定成長中,高雄的鮨二七更氣勢洶洶的北上插旗呢。
- Jan 10 Fri 2020 11:13
2019/12/01 竜壽司
繼上次的鮨野村後,吃貨饕友想趁還留在台灣的時間,再多試幾家日料。同樣經歷了一番喬時間和訂位大戰後,峰迴路轉地,最終決定位於中和環球購物中心附近的竜壽司。
竜壽司跟其他幾家摘星的名店比起來,自然知名度和曝光度較低。不過網路上和ptt一查,仍是有不少食記和好評。近幾年台北專做omakase或割烹的日本料理如雨後春筍般一家接一家開,每過幾個月就會發現"啊,又有新店啦",名單更新的速度也有些跟不上呢。除了台北蛋黃區外,週邊的衛星城如板橋、中永和、新莊、蘆洲等等也開了不少,且大多評價不差,可謂百花齊放,頗有數年前的拉麵戰國時代戰火四起的既視感。
- Jan 10 Fri 2020 10:10
2019/12/01 山小孩(二訪)
山小孩(Mountain Kids Coffee Roaster, MKCR)是我相當喜歡的一家台北咖啡店。
除了喝咖啡吃蛋糕外,最大的賣店就是能在搖滾區欣賞拆除高架後重見天日的北門。若是天氣晴朗、能見度佳的時候,看著北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英姿,心情自然而然就開闊了起來(曾幾何時,空氣乾淨能見度好居然成為值得人們特別慶祝的事,唉)。而且開得夠早,中午前在台北閒晃時就可來這歇息一下。
- Jan 09 Thu 2020 16:47
2019/10/13 鮨野村
2019年10月,長期居住在美國的大學同學兼美食同好回台灣,指名想吃台灣的高級日料,尤其是有摘星星的。畢竟大家實在是太忙,在一波艱難的選時間和定位大戰後,終於敲定10/13中午的鮨野村,順道來場久違的med96聚會。
雖然自詡為超級吃貨,但以前魚生對我來說可是拒絕往來戶,碰也不碰,生魚片和握壽司也一直是我美食光譜中遲遲未攻克的一塊。直到當R後,才開始想要嘗試和深入,而這段時間頻繁的跑日本,造訪了六本木龍吟、築地,2018年初造訪鮨蕙,對於生魚料理的經驗值才有了飛躍性的進展。
- Jan 26 Sat 2019 19:38
2018/12/31 阿正廚房
2018/12/31,在這名為跨年夜的大雨夜晚,在眾多人都去參加跨年晚會的同時,我跟百傑的規劃只有去踩一家小麵店。
又下雨又交通尖峰,公車卡在和平東路上動彈不得,百無聊賴之下滑著手機,突然靈光一閃:"啊,阿正廚房在附近耶"
- Dec 30 Sun 2018 15:37
2018/12/09 樓梯好陡SteepSta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