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年底,美國的饕友又回來了。不過今年美國被疫情搞得雞飛狗跳,饕友決定在台灣長待幾個月,想當然爾一定要再約個幾攤放縱的大餐啦。其他人前幾週已經先去吃Logy了,我因上班時間無法配合,只能看著他們的照片含淚扼腕。
這次同樣是由饕友挑選名單,共計四間:1)ULV Restaurant and Bar, 2) JE Kitchen, 3) Muzeo Gastronomy&Draft, 4)nku,大家各自研究後,討論出最想吃的店家。最終決定試試ULV Restaurant and Bar。
"ULV"一詞源自丹麥文的狼,發音與wolf相同,走的是近年來很流行的北歐casual fine dining。北歐因氣候嚴寒、蔬果取得不易,飲食文化發展出"零剩食"的特色,發酵製品眾多,常給人一種"啊這東西也能發酵啊"的樂趣,烹飪手法也偏向原始質樸,凸顯食材原味。在講求環保與養生的現代,成為一道料理界的新星。ULV的料理以"直火、熟成、發酵"為風味主軸,也主打各種不同風味的康普茶,提供各式獵奇有趣的康普茶調酒和發酵調酒。ULV自身的定位是restaurant and bar,所以除了酒品眾多外,個人主觀感覺許多道菜口味都下的較重,配酒比單吃適合。
酒們
我點的是蘆筍與康普茶的調酒(右下),有著神似津津蘆筍汁的風味XD,發酵後的微酸與微微氣泡感,酒感不重,頗適合中午來喝。
開胃小點: 自製鴨胸火腿/辣根醬/水田芥
尚可,記憶點不深。
裸麥酸麵包 | 邦菩禮奶油
烤的熱呼呼、外酥內軟的麵包搭配奶油就是無敵組合,但沒有特別驚豔之處。
(單點) 發酵馬鈴薯餅 | 酸奶與鱒魚卵
算是ULV的招牌之一。發酵馬鈴薯餅口感Q彈,沒有什麼粉感,反倒有點像小時候曾經流行一陣子的韓國麵包。微酸的香氣很舒服,也很刺激唾腺。酸奶裡頭放了切得細碎的洋蔥和蝦夷蔥,些許的辛嗆味恰好還在討厭生洋蔥的我的忍受範圍內。頂端的鱒魚卵則增添了鮮度。馬鈴薯餅的酸香、酸奶的濃醇、蔥類的辛嗆、鹹鮮的魚卵,搭配起來口感、風味層次都很夠,相當好吃,很合宜的開胃菜。
冷前菜(二選一): 冷龍蝦 | 太妃糖龍蝦醬, 醃漬青蘋果
龍蝦鮮甜軟嫩,但太妃糖醬與青蘋果沒有1+1>2的疊加感,有點像兩條平行線。
熱前菜: 炭燒小卷 | 昆布與風乾甜菜
炭燒香氣相當濃厚,但小卷仍保持很好的甜美與嫩度。同上,昆布與風乾甜菜在此的記憶點不深。
熱前菜: 慢燉牛舌 | 煙燻栗子, 白花椰菜與自家製牛肉乾
牛舌軟嫩細緻,栗子增添濃厚感,刨成細碎化口性佳。炙烤白花椰菜本身就是好吃的東西。不過自家製牛肉乾沒有什麼記憶點。
熱前菜: 台梗九號脆米餅 | 嫩煎雞翅與發酵竹筍
很多人都說這道像台菜,真的有像XD 米的米香、雞翅的雞油香、發酵竹筍類似筍乾的酸香,很貼近台灣人靈魂深處的記憶,能帶給人溫和放鬆的感受。上頭白色的蛤蠣泡泡,在濃濃的台菜氛圍下拉長些空間感。不只適合搭店內特調的餐酒,感覺也很適合來杯啤酒啊XD
(單點) 脆皮豬腹肉 | 蘋果醋, 西芹與香蔥
上一道像台菜,這道完全就像港式燒臘的脆皮燒肉XDD
一樣酥脆的外皮和內裡肥嫩多汁的腹肉,切的大塊咬起來更有爽感,蘋果醋的酸味和西芹的清爽平衡了這類料理容易有的油膩感。
主菜(三選一): 炭燒M9和牛側腹 | 羊肚蕈與焦化洋蔥
原本有些擔心炭燒會不會讓肉質本身就不走柔嫩路線的澳洲和牛過於老硬,不過還好這道火候處理頗佳。炭燒味明顯但不過重,側腹肉雖然侍者說3分熟但我覺得介於3至5分間,肉質有些許咬勁但不會難於咀嚼,牙齒和牛肉摩擦的同時,瘦肉的美味與肉汁在口中綻放,沒有多餘油脂干擾,能充分品味胺基酸的美好味道。焦化洋蔥焦糖味柔和香甜,搭配側腹可有加乘效果。旁邊的馬鈴薯千層很好吃。
很喜歡這道~
主菜(三選一): 炭燒伊比利豬老饕肉 | 甜豆莢與海藻脆片
一上桌只看到好幾片黑漆漆的海藻脆片,看來底下藏有寶藏?
搬開薄片後...
原來炙烤的伊比利老饕肉和甜豆筴都躲在底下。這道是友人點的,分食了一塊,覺得炭燒味有些過重了(甚至到有點嗆鼻),肉質和上述的牛肉有點像,都是走咬勁中帶有肉汁的風格,一樣是鮮甜有味,但跟甜豆筴、海藻薄片有點各自為政的感覺。
相比起來主菜更喜歡和牛側腹,豬肉料理相比的話更喜歡單點的脆皮豬腹肉。
甜點: 栗子 | 蜜蘋果與栗子慕斯
概念明顯的、重新解構的蒙布朗。栗子慕斯、栗子碎末和蛋白霜,吃起來就是很標準的蒙布朗味XD 蜜蘋果在此沒有什麼特別感受~
餐後還有咖啡和茶,忘了拍了~
-----------------------------------------------------
這幾年北歐料理在全世界、包括台灣,掀起一股熱潮,台北街頭也如雨後春筍般新開的許多北歐料理(風格)的餐廳。
這算是我第一次真正品嘗定義上的北歐料理,對於其靈活運用各種發酵、風乾和火烤技法,覺得相當有趣,令人印象深刻。
ULV的調酒,組合各種詭異神秘的發酵食材,搭配酸酸甜甜的康普茶,真的讓人想多試幾款,可惜實在是酒量太差,看來只能多來幾次試不同款了(苦笑地望向錢包)
此次用餐,覺得單點菜色比套餐更優秀許多。下次若有機會來訪,可能會是晚餐後的續攤時間,單點幾道菜,再配上1~2杯調酒,在炭火香和發酵酸香中享受微醺的夜晚。